第十章 遗骨献图(1 / 1)

高方素一天没吃东西了,此时也觉得腹中甚是饥饿,便随无相到斋房用饭。

小沙弥本生和本悟端上素斋,不外乎青菜野蔬,豆腐面筋。主客二人落座,用餐完毕,本生和本悟上前收拾餐盘。

高方素急于任务,又问道:“大师有何良策,在下洗耳恭听!”

“大头人不必心急!”无相笑着向小沙弥本生招手道:“孩子过来,这就是你想要见的高头人。快来拜见!”

那小沙弥听了,“扑通”一声,跪在了高方素的面前,失声痛哭起来:“高叔父,果然是您老人家来了!”

高方素想起先前这小沙弥一直盯着自己看,慌忙将他搀起,问道:“小师父,你是何人?”

本生止住悲声,拭泪答道:“高叔父,我就是郑择先的儿子——郑续奉啊!”

“什么?”高方素大惊,细细打量着郑续奉,点头道:“不错,你的眉目是有些像郑先生。你真是我那侄儿续奉吗?如今长大了,这身沙弥扮相让我没认出来!你,你为何在此?”

“是我,没错……”郑续奉哭得哽咽难言。

无相见状,替他答道:“两年前老衲从鄯善郡云游归来,在龙口要塞西北三十里处山道见他晕倒路上,便带他投入本寺。救活他后来询问他的身世,才知他就是郑择先的后人,是从那囚龙岗逃出来的。当时他想去无量山找您,说是他父亲的嘱托。由于老衲听说国王派人到处捉拿滇东细作,各处盘查甚紧。老衲出于对他的安全考虑,便暂时将他留在身边扮作小沙弥,不向任何人透露他的身份,包括经常来探听消息的苦禅师兄。如今,你们在此相见,不早不晚,正是时候。呵呵!”

高方素感激万分,对无相施礼道:“大师救助小侄,恩同再造。令高某何以为报!”

“世上之事,皆有因果!本生遇到老衲,又能在此与大头人相会,无不应证因果。”无相微笑着说道,“本生啊,你快将你的遭遇都告诉高大头人,他正需要知道一些宝贵的信息。”

本生躬身答应,拭泪说道:“高叔父,三年前国王为了将改造囚龙殿,下令到各地征集能工巧匠,张榜一个月,也无人敢应招前往。我爹也不愿助纣为虐,又担心官府的人会找上门来,就商量举家去无量山投靠你老人家。谁知我们还没来得及动身,国王便派人找到我家,命令我爹娘马上到王城觐见,不得有误。我爹娘不愿前去,结果那帮官贼将我母亲当场杀死,然后强行将阿爹和我抓到了王城。

“在王都的大殿里,国王命阿爹重新设计囚龙殿机关,将那里改造成一个囚牢。我阿爹宁死不允,结果国王就将我绑起来,威胁说如果爹不答应,就将我投进囚龙殿的蛇坑喂蛇。阿爹为了我,被迫屈从。国王就将我们和其他强征来的工匠关在囚龙岗上日夜干活。历时一年多,囚龙殿改造竣工后,义宁王亲自来验收,对工程进度和机关设计非常赞赏,当众说要重赏匠人。

“在当天夜里,他们把我们召集到囚龙殿内,并驱赶到那蛇坑里面,说是要给所有匠工赏赐。记得幽暗的大殿里冷风飕飕,如同阎罗殿一般。跳跃的火把照着那些面目狰狞的卫羽,他们像地狱鬼怪一样凶恶。阿爹好像觉察到不妙,他偷偷将一个小包儿给我贴身藏好,吩咐说:‘续奉,如果今晚有什么意外发生,你一定要活下去。如果你真能活命,就去找无量山的高叔父,请他收留你,并将这个包里的东西交给你高叔父。切记不可遗失!’

“果不其然。那些穷凶极恶的卫羽们将我们赶到囚室底下的坑内,等候国王驾临。阿爹偷偷将我藏在他的身后,并慢慢退到深坑中央的深井旁。不一会儿,我阿爹看见国王来了,喊问道:‘圣诏要给我们赏赐,为何将我们圈进这里?’国王怪笑着答道:‘是啊,元就是要好好赏赐你们啊!你们如此尽心尽力的完成了任务,让这囚龙殿真正变成了坚不可破的囚笼,令人叹为观止。元思来想去,觉得给你们任何赏赐都比不过品尝自己的成果。所以,今晚你们就在这里好好享受元的恩赐吧,不用叩谢!’我阿爹和众人都又惊又怕,质问他:‘这么说圣诏的赏赐就是要将我们害死在这囚龙殿内?’国王笑着对阿爹说:‘人说你是天下第一能工巧匠,你确实证明了自己的本事。面对你如此精妙的杰作,自己不试试岂不遗憾!’说完,一声令下,卫羽们将装满毒蛇巨蟒的袋子打开,向我们头上撒下来。那些毒蛇缠住人就咬,坑里面的人翻滚惨叫声一片。就在生死存亡之际,阿爹猛地将我推进了深井里。”说到这里,本生禁不住打了几个寒蝉,好象又掉进深井里一般。

高方素赶忙握住他的手,一股暖流使其渐渐镇静下来。本生接着回忆道:“我跌进井水里,就被彻骨的寒气裹住了,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将我拽向无底的深渊。起初我感觉身子飞快地旋转着,就象一片被狂风卷走的树叶,无力挣扎。在吞了几口冰水后,我就失去了知觉。等我醒来时,却发现自己在躺在龙口要塞水关外的洱海浅滩上。我挣扎起身,想不明白自己是如何活了下来,头脑里一片混沌。后来,我沿着洱海岸边的野地一路向北奔逃,谁知走了半程,又累又饿,就昏厥路旁。若非师父搭救,恐怕见不到高叔叔您了!”

高方素听得目瞪口呆,也觉得郑续奉的经历匪夷所思。他又一次朝无相拜谢道:“大师真是救助苦难的活佛,高某在此替郑先生一家深表感谢!”

无相叹息道:“佛家慈悲为怀,何足挂齿。大头人就不要客气了!”

高方素不想耽误时间,抓紧时间向本生询问起来:“贤侄,那囚龙殿是一座百米高的孤峰,并无水源,哪来的水井?”

本生摇头道:“这个小侄也不知缘故。只记得囚龙殿内原有的大坑深不过丈,但是国王命工匠们加深到三丈。在我们向下挖了近两丈时,坑底中央喷出一汪水来,水口方圆不足三四尺,就跟水井一样,水面笼着寒气,不知有多深。于是我们不敢再挖。后来,阿爹就利用那水井竖了巨大的转轴,带动一个贴地的转盘,让地坑外围形成一个永远转动的铁网。想必那水井与洱海相通,才使得小侄安全脱险。”

高方素听得心惊,叹道:“那囚龙岗果真邪乎,竟有这种奇事!”

“不算什么奇事!大头人请看。”无相呵呵一笑,用一根柴禾在地上画了个高低起伏的波浪线,然后指着较高突起的区段说:“这是苍山沧浪峰的主峰,这是低矮的囚龙岗。苍山北面的山体内蓄有无数暗河潜流,水势随坡下泄,形成无数山涧溪流,最后汇入洱海。而囚龙岗原本与沧浪峰为一体,由于流水不断冲击,于是在二者之间形成一条深谷,让囚龙岗成为一柱孤岗。那囚龙岗山体内必有空穴暗洞,当沧浪峰上的暗河下泄时,注入囚龙岗底部的空穴,造成山体内部水位上升,自然形成了孤峰水井,此乃虹吸之理也!”

高方素恍然大悟,拍掌笑道:“难怪贤侄能逃脱魔窟,原来有这奇妙缘故啊!”

“本生能活下来,也是侥幸!”老和尚接着分析道:“囚龙岗山体内的水位受沧浪峰上水量影响,若是冬春季节,水量最小,囚龙岗山体内水位很低,人若掉下去必死无疑。而夏季天热冰雪消融,加上天雨不断,囚龙岗山体内水位就很高,足以溢出古井。如今正好是六月时节,如果不差,估计囚龙岗上古井水位正是最高的时候。”

高方素深为无相大师的博学叹服,大笑道:“哈哈,也是郑泽先智慧广博,他在看到那股水源后,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缘故。所以,他才果断地将儿子推入井中逃生。不过,郑贤侄能够在深水里活下来,也不能不算万幸!”

无相点头道:“是啊,即便山体内水量很足,但也漆黑无光,能潜水逃出地下洞穴,也得靠运气才行。”

高方素却对那位于高岗之巅的水道很感兴趣,说道:“我本想找到在京畿任职的故友相助混上囚龙岗,但也未想好如何救人后脱身。如今看来,那水井倒可一用。”

无相听了,摇头道:“话虽如此,但那囚龙殿机关重重,凶险无比。大头人还是要小心为上。”

高方素眉宇紧蹙,点头叹道:“可惜郑先生不幸遇害,那囚龙殿的机关设置恐怕无人能解!”

本生听了,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油布包儿,双手递给高方素:“叔父,这是我爹在遇难前给我贴身藏好的东西,这两年小侄随身带着,不敢离身。现将这个包裹里的东西交给您,或许对您有用。”

高方素心里一动,双手接过来,抚摸旧物,不由滴下两行英雄泪来。哀思半晌,他打开油布包裹,见先是用布块包着的一对莹润透碧的玉簪和指环,显然是郑择先夫妇的遗物,另外还有一块用油纸层层包裹着的布片,显然是从衣服上撕下来的。翻开一看,却是绘制的图画,上面是囚龙岗地形图,并标注着明暗哨的位置,中间部分则绘制着囚龙殿内机关分布图以及图文详解。

高方素大喜过望,激动得双手都颤抖起来,他不得不佩服这位老友深谋远虑和智慧,仰天叫道:“郑兄啊!你不仅利用学识和胆略将续奉送出了魔窟,还及时将这机关分布图也送了出来,真不亏是南疆第一巧匠也!”

“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!”无相大师也惊喜不已,连连打起了佛号。

高方素将玉簪和玉指环交还给本生,说道:“贤侄啊,这玉簪和指环还是请你收好,留作念想。千万不可忘记双亲恩德!”

本生双手接过父母遗物,忍不住泪水簌簌,泣不成声。

高方素见了,不由心酸,劝道:“贤侄不必悲伤!你如果愿意,从今日起,你就是我的儿子了。你即刻前往无量山,与你哥哥方因一起吃住,等我回归。”

本生听了,感激地给高方素跪下,叩头道:“叔父厚恩,小侄何以为报?不过,自从我跟了师父拜佛诵经,早已舍弃俗世之念,愿在栖霞寺参禅理佛,修悟佛法。请叔父理解!”

高方素见他言辞郑重,心意已绝,只好将他搀起:“好吧,在也许佛法真能让你在这乱世找到一份宁静。今后你自己要保重,若有难处,就到无量山找我。”

无相大师也点头道:“好徒儿!虽然佛家要脱离尘世烦恼,但是也要有感恩之心,做到不离不弃,不贪不舍,才能彻悟人生。”

“谢师父教诲!”本生双手合十,谨尊师命。

高方素见状,也很是欣慰,对无相道:“如今有囚龙殿机关地图在手,营救行动成功在即,高某信心陡增。不知大师有何良策帮我进入王都?”

无相一拍光头,笑道:“本想卖个关子,却不想越说越远。正因老衲是国王唯一抬承的出家人,那些守卫王城的官兵都与老衲十分熟知,所以出入京畿通畅无阻。老衲早就想好了法子,可帮大头人混入京畿。”

高方素大喜,施礼道:“听凭大师吩咐。”

无相道:“本寺正好有一个行脚头陀,法名海灯,原本是中原荆州感恩寺的行者僧。此人云游天下,四海为家,此时正好在本寺歇脚。他身量与大头人差不多,待老衲这就找他好言相求,借他的度牒和袈裟给你,咱们以进献宝物名义混进城去。”

高方素觉得这个主意不错,连声叫好。

“本生,请带大头人去客房安歇,明日我们再说。”无相吩咐一声,便去找海灯头陀。

高方素随本生到了客房,又留住本生详细询问囚龙殿的情况。本生对机关设置并不清楚,但能够凭记忆讲述殿阁内的基本情形。

叔侄二人叙谈至午夜,这才各自安歇。

注解:

1、蜀王:本章中无相大师提到的蜀王就是后蜀皇帝孟昶,也就是后面主人公孟玄泰的父亲。

2、贝币:南诏时期的通行货币,因南诏时期南疆政治经济相对落后,所以还没有大量出现铜钱或铁钱,所以,日常生活人们用贝壳当成货币流通,有时候大宗货物也用碎银购买。

欲知高方素和无相等人如何混入太和城,请看下一章节。

最新小说: 封闭记忆式死亡 天生就是来修仙的 余忘七 穿越之龙之传人 大道混元录 圣界英雄传 开局变成光天使 尽道仙途 暝浮 怪人旧梦录